close
準建築人手札:YouTal 1 新建築人獎作品集 熱血發售!
年輕人的台灣視野 by 鄭晃二
台灣年輕一代的建築人,如何看待台灣的未來?他們創造出來的建築具備什麼樣的前瞻性與在地性?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當前台灣建築文化的現象。
921地震以後台灣社會曾經展開一連串追求「台灣新建築」的運動,產生許多令人讚賞的建築作品,經過五、六年的努力之後,這個聲音似乎已經漸漸沉寂下來。
過去兩年在台灣喊得瞞天震響的聲音,是豪宅的驚嘆與高房價的歡呼;沒有人照顧的農地成為財團炒作與政府政策利多的題材;平原上與環境格格不入的城堡地標型建築,讓人怵目驚心而不忍回頭;嚴重破壞環境的交通建設、水庫、電廠卻成為政府的施政績效指標。
另一方面,大眾文化對於建築的熱情未減,旅行社推出的歐洲文藝復興建築之旅場場爆滿、書店舖滿了大量國外建築書籍、高消費的建築講座成為流行的休閒行為、外國建築師像傳教士一般在體育館演講。
在這種時空氛圍之下,仍有許多人在尋找台灣建築文化的出路。
例如,獨立經營了七年的「準建築人手札」、新成立的「建築改革社」等。
可以看到諸多建築人面對不同的課題,繼續為這塊土地努力著,創造出令人們感動的力量。
台灣總共有二十八間建築相關系所,將近一萬名在學學生,問題是,如何更加凝聚這份感動的力量,讓更多年輕的建築人意識到,自已是創造台灣時代的重要角色?
許多朋友討論後,決定在2007年推出一個以每位大學生自己畢業設計作品當作題目的競圖,名為「新建築人獎」。
這個活動目的有三點:
1.提高建築系設計教學與學習熱忱,
2.鼓勵優異表現者作為其他學生之楷模,
3.透過出版與展覽促成交流與學習。
新建築人獎公告之後有將近五百人報名,在上百位交件者的淚水與汗珠下展開,2007年七月順利完成在華山的評選與展覽。
評審委員包括Alexander Tzonis、林志成、林昌修、李俊仁、胡寶林、黃聲遠、廖偉立、張基義、邱文傑、鄭晃二等十位評審,其中學校教師與執業建築師各半。初選挑出四十四件作品,複選挑出十三件作品,決選挑選一件首獎、四件佳作、八件入選。
相關內容請詳見: http://blog.yam.com/451
評審結束後,我與這十三位得獎的年輕人聊天,聽到背後充滿許多精采的故事,他們對於自己的設計都有一份很強韌的執著。
例如有人是在指導老師一路反對之下完成設計,但是也獲得這項全國大賽的肯定,可見除了堅持正確的方向,還必須要有能力完成自己所堅持的事情。這個競賽與評選的目的並不是要創造建築的「星光幫」,畢竟建築是一生的事業,年輕時的光環並不能保證日後的成就。
但是,它卻可以激勵更好的表現,成為看得更高更遠的墊腳石。同時,透過觀察與瞭解這些年輕的建築人,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建築未來的活力。
本書收錄的四十四件作品當中,作者關心的議題以環境、社會、經濟等與「永續」相關的議題居多,其次才是關於「哲學理論」與「空間」的探討。
在許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一代台灣年輕人不只關心眼前真實的問題,也很用心在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用一種比喻的方式來說,生活在台灣這塊亞熱帶海洋島嶼上的人,時常可以感受到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以及國際政治壓力,擔心海上隨時都有可能颳起強大的氣旋、無情的豪雨及大水,將會淹沒這片土地。
如果,閱讀完作品的設計說明,讀者還是無法理解設計者的想法,建議直接欣賞作品的圖像,尋找隱藏在這些圖像背後,年輕創作者內心的精靈。

目錄
contents
1 蔣幸娥 Chiang, Hsing-o 魚塔
2 王美娟 Wang, Mei-chuan 90-110公里時速下的留白 - 超集市場
3 柯濬彥 Ko, Chun-yen 無垠山城 - 下一代退休樂園
4 劉康胤 Liu, Kang-yin 吃在台灣 - 台灣飲食空間探究
5 謝安邦 Hsieh, An-bang C.N.C. - 數位與空間之討論
6 白澍法 Pai, Shu-fa 聖與俗 - 寺院的都市門檻
7 吳耀庭 Wu, Yao-ting 宜蘭厝第零型 - 1945年舊記憶再建築
8 李思賢 Li, Shih-hsien 重新看見寶藏巖 - 寶藏巖藝術園區
9 洪千雅 Hung, Chien-ya 產業旅行計畫 - 記錄台灣勞動的地景
10 許涵音 Shu, Han-yin 書法空間化之探索 - 以故宮展場增建為例
11 郭玲玲 Kuo, Ling-ling 傳統中國哲學的當代演繹 - 儒家、道家、法家居所
12 郭恩愷 Kuo, En-kai 內即是外 - 淡水藝文市集
13 程禮志 Cheng, Li-chih 空間的暗示性 - 空間流動理論
14 吳聿淇 Wu, Yu-chi 回饋機制
15 吳東昀 Wu, Tung-yun 公館次文化 - 此處與彼處
16 吳柏璋 Wu, Po-chung 感受 - 基隆雨都文化館
17 吳婉茹 Wu, Wan-ru 一又二分之一大宅院 - 都市住宅類型試驗與空間再造計畫
18 巫程宏 Wu, Chang-hung 音樂加工場 - 音樂文化×空間體驗
19 李亦辰 Li, Yi-chen 物流、倉儲、城市 - 未來的城市物流的基礎設施
20 沈家豪 Shen, Chia-hao 從游離邊界到中心社群 - 嵌入式更新
21 周劭璠 Chou, Shao-fan 超連結商圈社區購物網路 - 住商混合的共生生活網
22 林 鍵 Lam, Kin 符 - 五條港隱現的書店
23 林可望 Lin, Ko-wang 都市表層 - 由下而上的都市改造
24 林育蔚 Lin, Yu-wei 來自地底的聲音 - 大溪順和煤礦音樂創作秘密基地
25 唐嘉鴻 Tang, Chia-hung X農夫 - 一種新生活方式
26 高明樺 Kao, Ming-hua 單元造街 - 攤販特區
27 張世旻 Chang, Shih-min 禪修中心暨轉運站
28 張志藩 Chang, Chih-fan Queer as Folk : a multiple-living life style
29 張峻福 Chang, Chung-fu 2176 - 重整性建築
30 張健毅 Cheong, Gin-yih 畫線
31 張聰逸 Chang, Tsung-Yi X概念館、樂園 - 價值的虛實轉化
32 陳智文 陳宗傑 2046未來高層規畫 - 海底建築之探討
33 陳耀宗 Chan, Io-chong 超公園的上與下 - 一個都市的第二皮層法
34 黃昱豪 Huang, Yu-hao 歷史門戶、沙洲之星 - 億載金城公園規劃案
35 黃郁惠 Huang, Yi-huei 藝術家驛站 - 光迴廊
36 葉宜泰 Yeh, I-tai 火車站狂想曲 - 新桃園火車站
37 葉懌泰 Yeh, Yi-tai 換厝 - 以現代建築開發案談台南市舊街廓續存
38 詹畢仁 Chan, Be-jen 交叉事件、異質空間 - 武昌街118號
39 廖子翔 Liao, Tzuh-siang 創造台北城中的印尼街 - 都市門面的迷思
40 廖桎謙 Liao, Chih-chien 抑揚成勢
41 劉浩瑋 Liou, Haw-wei 皮層建築 - 肢體障礙者復健中心
42 練懿霆 Lien, I-ting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 - 微觀VS.主觀
43 鄭以謙 Jeng, I-chen 歡樂鈍感城市 - 漂浮樂園與城市節慶的連結
44 蘇值正 Su, Chih-cheng 遊牧住宅 - 用變動的生活觀去看鐵道工作者
>>相關資訊
新建築人獎作品集
YouTal 1
Young Tal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
總編輯 鄭晃二
ISBN 978-986-7009-41-8
定價 400元
初版一刷2008年6月
尺寸 21*29.7cm
黑白印刷
208頁
>>相關網站
::購買 YouTal 1 新建築人獎作品集::
>>本書樣頁
*點圖可看大圖











年輕人的台灣視野 by 鄭晃二
台灣年輕一代的建築人,如何看待台灣的未來?他們創造出來的建築具備什麼樣的前瞻性與在地性?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當前台灣建築文化的現象。
921地震以後台灣社會曾經展開一連串追求「台灣新建築」的運動,產生許多令人讚賞的建築作品,經過五、六年的努力之後,這個聲音似乎已經漸漸沉寂下來。
過去兩年在台灣喊得瞞天震響的聲音,是豪宅的驚嘆與高房價的歡呼;沒有人照顧的農地成為財團炒作與政府政策利多的題材;平原上與環境格格不入的城堡地標型建築,讓人怵目驚心而不忍回頭;嚴重破壞環境的交通建設、水庫、電廠卻成為政府的施政績效指標。
另一方面,大眾文化對於建築的熱情未減,旅行社推出的歐洲文藝復興建築之旅場場爆滿、書店舖滿了大量國外建築書籍、高消費的建築講座成為流行的休閒行為、外國建築師像傳教士一般在體育館演講。
在這種時空氛圍之下,仍有許多人在尋找台灣建築文化的出路。
例如,獨立經營了七年的「準建築人手札」、新成立的「建築改革社」等。
可以看到諸多建築人面對不同的課題,繼續為這塊土地努力著,創造出令人們感動的力量。
台灣總共有二十八間建築相關系所,將近一萬名在學學生,問題是,如何更加凝聚這份感動的力量,讓更多年輕的建築人意識到,自已是創造台灣時代的重要角色?
許多朋友討論後,決定在2007年推出一個以每位大學生自己畢業設計作品當作題目的競圖,名為「新建築人獎」。
這個活動目的有三點:
1.提高建築系設計教學與學習熱忱,
2.鼓勵優異表現者作為其他學生之楷模,
3.透過出版與展覽促成交流與學習。
新建築人獎公告之後有將近五百人報名,在上百位交件者的淚水與汗珠下展開,2007年七月順利完成在華山的評選與展覽。
評審委員包括Alexander Tzonis、林志成、林昌修、李俊仁、胡寶林、黃聲遠、廖偉立、張基義、邱文傑、鄭晃二等十位評審,其中學校教師與執業建築師各半。初選挑出四十四件作品,複選挑出十三件作品,決選挑選一件首獎、四件佳作、八件入選。
相關內容請詳見: http://blog.yam.com/451
評審結束後,我與這十三位得獎的年輕人聊天,聽到背後充滿許多精采的故事,他們對於自己的設計都有一份很強韌的執著。
例如有人是在指導老師一路反對之下完成設計,但是也獲得這項全國大賽的肯定,可見除了堅持正確的方向,還必須要有能力完成自己所堅持的事情。這個競賽與評選的目的並不是要創造建築的「星光幫」,畢竟建築是一生的事業,年輕時的光環並不能保證日後的成就。
但是,它卻可以激勵更好的表現,成為看得更高更遠的墊腳石。同時,透過觀察與瞭解這些年輕的建築人,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建築未來的活力。
本書收錄的四十四件作品當中,作者關心的議題以環境、社會、經濟等與「永續」相關的議題居多,其次才是關於「哲學理論」與「空間」的探討。
在許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一代台灣年輕人不只關心眼前真實的問題,也很用心在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用一種比喻的方式來說,生活在台灣這塊亞熱帶海洋島嶼上的人,時常可以感受到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以及國際政治壓力,擔心海上隨時都有可能颳起強大的氣旋、無情的豪雨及大水,將會淹沒這片土地。
如果,閱讀完作品的設計說明,讀者還是無法理解設計者的想法,建議直接欣賞作品的圖像,尋找隱藏在這些圖像背後,年輕創作者內心的精靈。

目錄
contents
1 蔣幸娥 Chiang, Hsing-o 魚塔
2 王美娟 Wang, Mei-chuan 90-110公里時速下的留白 - 超集市場
3 柯濬彥 Ko, Chun-yen 無垠山城 - 下一代退休樂園
4 劉康胤 Liu, Kang-yin 吃在台灣 - 台灣飲食空間探究
5 謝安邦 Hsieh, An-bang C.N.C. - 數位與空間之討論
6 白澍法 Pai, Shu-fa 聖與俗 - 寺院的都市門檻
7 吳耀庭 Wu, Yao-ting 宜蘭厝第零型 - 1945年舊記憶再建築
8 李思賢 Li, Shih-hsien 重新看見寶藏巖 - 寶藏巖藝術園區
9 洪千雅 Hung, Chien-ya 產業旅行計畫 - 記錄台灣勞動的地景
10 許涵音 Shu, Han-yin 書法空間化之探索 - 以故宮展場增建為例
11 郭玲玲 Kuo, Ling-ling 傳統中國哲學的當代演繹 - 儒家、道家、法家居所
12 郭恩愷 Kuo, En-kai 內即是外 - 淡水藝文市集
13 程禮志 Cheng, Li-chih 空間的暗示性 - 空間流動理論
14 吳聿淇 Wu, Yu-chi 回饋機制
15 吳東昀 Wu, Tung-yun 公館次文化 - 此處與彼處
16 吳柏璋 Wu, Po-chung 感受 - 基隆雨都文化館
17 吳婉茹 Wu, Wan-ru 一又二分之一大宅院 - 都市住宅類型試驗與空間再造計畫
18 巫程宏 Wu, Chang-hung 音樂加工場 - 音樂文化×空間體驗
19 李亦辰 Li, Yi-chen 物流、倉儲、城市 - 未來的城市物流的基礎設施
20 沈家豪 Shen, Chia-hao 從游離邊界到中心社群 - 嵌入式更新
21 周劭璠 Chou, Shao-fan 超連結商圈社區購物網路 - 住商混合的共生生活網
22 林 鍵 Lam, Kin 符 - 五條港隱現的書店
23 林可望 Lin, Ko-wang 都市表層 - 由下而上的都市改造
24 林育蔚 Lin, Yu-wei 來自地底的聲音 - 大溪順和煤礦音樂創作秘密基地
25 唐嘉鴻 Tang, Chia-hung X農夫 - 一種新生活方式
26 高明樺 Kao, Ming-hua 單元造街 - 攤販特區
27 張世旻 Chang, Shih-min 禪修中心暨轉運站
28 張志藩 Chang, Chih-fan Queer as Folk : a multiple-living life style
29 張峻福 Chang, Chung-fu 2176 - 重整性建築
30 張健毅 Cheong, Gin-yih 畫線
31 張聰逸 Chang, Tsung-Yi X概念館、樂園 - 價值的虛實轉化
32 陳智文 陳宗傑 2046未來高層規畫 - 海底建築之探討
33 陳耀宗 Chan, Io-chong 超公園的上與下 - 一個都市的第二皮層法
34 黃昱豪 Huang, Yu-hao 歷史門戶、沙洲之星 - 億載金城公園規劃案
35 黃郁惠 Huang, Yi-huei 藝術家驛站 - 光迴廊
36 葉宜泰 Yeh, I-tai 火車站狂想曲 - 新桃園火車站
37 葉懌泰 Yeh, Yi-tai 換厝 - 以現代建築開發案談台南市舊街廓續存
38 詹畢仁 Chan, Be-jen 交叉事件、異質空間 - 武昌街118號
39 廖子翔 Liao, Tzuh-siang 創造台北城中的印尼街 - 都市門面的迷思
40 廖桎謙 Liao, Chih-chien 抑揚成勢
41 劉浩瑋 Liou, Haw-wei 皮層建築 - 肢體障礙者復健中心
42 練懿霆 Lien, I-ting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 - 微觀VS.主觀
43 鄭以謙 Jeng, I-chen 歡樂鈍感城市 - 漂浮樂園與城市節慶的連結
44 蘇值正 Su, Chih-cheng 遊牧住宅 - 用變動的生活觀去看鐵道工作者
>>相關資訊
新建築人獎作品集
YouTal 1
Young Tal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Award
總編輯 鄭晃二
ISBN 978-986-7009-41-8
定價 400元
初版一刷2008年6月
尺寸 21*29.7cm
黑白印刷
208頁
>>相關網站
::購買 YouTal 1 新建築人獎作品集::
>>本書樣頁
*點圖可看大圖











全站熱搜